emacs autoload 集装箱

可能同学们不知道我要表达的是什么,那么先讲两个典型应用吧:

====1====

把你所有的非emacs自带函数集中起来,放到一个文件夹里;然后拆分成许多文件(每个文件里的函数建议不要超过5个),然后函数前面加上 ;;;###autoload ,在你的配置文件里写:

;假设你的这个文件夹路径为 /x/y/z

(lazily "/x/y/z")

通俗的说,效果就是,给这些文件里面的函数生成一个路径表,这些函数文件都不用读取了,只读取这个路径表,用到这些函数的时候再根据这个路径表读取所在文件,对于加快 emacs 的启动速度有一定帮助

====2====

类似于 eval-after-load,利用 autoload 的递归定义,在正式加载前进行配置。

如何递归定义 autoload :

~/a.el 文件中:(autoload 'x "~/b.el" t)

~/b.el 文件中:(autoload 'x "~/a.el" t)

对 a 表达式求值,然后执行 (x) ;会读取 b 文件查找 x 函数的实际定义,但是 b 文件中的定义会让 emacs 到 a 文件中查找……然后就是死循环了(按 "C-g" 中断)。

换一种方式,如果 b 文件中的定义不指向 a 文件,而是指向 x 的实际定义,并且写上一些自定义配置,那么就相当于在执行 x 的时候先加载了 b 文件,然后加载 x 实际定义所在文件,然后执行 x。

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提高启动速度,只要在配置文件中写 (autoload 'x "b.el" ) ,那么执行 (x) 的时候会加载 b 文件中的配置,再根据 b 文件中的 (autoload 'x "x.el" ) 找到实际的 x 定义并执行 x。

例如, 这个文件 里包含一些 evil-mode 相关的配置,一般情况下都是直接写进配置文件,启动必须加载,或者高级点的用 eval-after-load。前一种情况不用说了,大部分人都这样,这也是 emacs 为人诟病的启动速度的直接原因;eval-after-load 其实已经把需要 eval 的内容读取了,load 后再计算,当然这点内存一般不成问题,一般人也不会写几万行配置文件不是,真正的问题在于 eval-after-load 是和特性(或者说文件)挂钩的,不方便理解,这个文件还得存在于 load-path ,并且要 provid。

这样看起来还不错,但是配置起来却比较麻烦,所以,重点是:

把这种预配置的文件都放在一个文件夹里,假设是 "/x/y/z",在实际的 autoload 定义前写个 ;;;###autoload ,然后在配置文件里写……你懂得

(lazily "/x/y/z")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“它看起来像个函数!”

首先,什么是 autoload?

实际上,它就是个函数。

所谓“实际”,是指在实际使用的时候,你是区分不出来 autoload 和普通函数的区别的。

autoload 在 emacs 中也是一种类型,和符号、数字、字符串、函数是同等级别的对象,它和函数的区别类似于函数原型和函数的区别——没有实际的定义,只有简单说明, 调用的时候才加载相关定义。

autoload 对象需要用 autoload 函数生成,类似下面这种:

(autoload 'fn "file" "docstring" interactive type)

参数包含: fn (没有名称你敢怎么调用) file (具体定义实际存储的位置) docstring (使用说明) interactive (如果非 nil 表示可以通过交互方式调用) type (类型:函数、宏、键图)

使用 autoload 有什么好处?简单的说就是节约资源,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缩短 emacs 启动时间……当然作为一个实诚人,我必须说,效果不明显。

更有意义的就是在加载方面,因为加载 autoload 的时候,是把该 autoload 所在文件一起读取,所以理论上,你可以一个 require 也不用写,全用 autoload !某种程度上,这也是一种抽象,你不用再为加载哪个文件犯愁,比如有些该加载的文件没有加载——其实也没什么问题,无非是报错,然后除错——相信自己,这不算什么,尤其是比起不该加载的文件被加载这种情况,起码它还会报错不是?

如果你足够细心,会发现很多 emacs 内置的 elisp 文件,你并不需要显式的 require/load ,用到的时候就加载了,很是神奇。打开这些文件,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些 “;;;###autoload” 样子奇怪的东东(autoload magic cookies)。

我曾经也认为,在函数定义前面添上 magic cookies 就万事大吉了。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,理论上还需要调用 update-directory-autoloads 之类的函数,根据 magic cookies 生成 autoload 定义文件,然后再读取该文件。

关键的问题是 emacs 内置的 update-directory-autoloads 并不好用,参数很古怪,完全让人无所适从。甚至在 emacs 24 之前,要通过指定外部变量 generated-autoload-file 来确定输出文件……你根本无法理解,函数和函数之间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!

其实这些也不是没有人能够忍受,如果你是个 M 的话;关键的问题在于,它生成的 autoload 定义,位置参数只是一个文件名!

然后怎么找到这个文件呢?很简单,这个文件要在 load-path 里面,如果你把自己收集整理的函数放在一个文件夹中的话,那么你要把这个文件夹加入 load-path ……当然这也不是什么问题,然后你要给文件起一个名字,比如你把一些函数放在 xxx.el 里面,然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?

假设 emacs 自带了一个 xxx.el(a) 文件,在 load-path 中,它里面定义了一个 autoload 函数 y;而你自己的 xxx.el(b) 文件也加入 load-path,那么当你调用 y 的时候,它会到你自己的 xxx.el(b) 文件中查找,然后就悲剧了。

这有点类似于 lisp-1 中的变量捕获,所以我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:文件捕获。为了避免这个有着好听名字的问题,我给自己的文件起些不太好听的名字,类似 +xxx.el 这样,人生真是寂寞啊……

所以,如果能够在 autoload 中指定文件位置的话,就可以避免像这样沦落为一个寂寞的二逼青年,为了成为一名正义的二逼青年,我弄了这么个东东,主要特点:

1.不再依赖于 load-path ,你可以自己指定位置,生成的 autoload 定义是这样的(保存在loaddefs文件中的定义)

(autoload 'calc-column
(expand-file-name "_autoload/column" init-dir)
"Not documented.\n\n(fn fn)" t nil)

可以看到,路径的位置是一个表达式,使用相对位置来定位,执行上面定义,得到定义为(读取loaddefs文件后得到的定义)

(autoload "d:/apps/emacs/init.emacs/_autoload/column" "Not documented.

(fn fn)" t nil)

2.loaddefs 文件中使用列表来保存数据,比较文艺;而 emacs 自带的版本,文件名和时间的信息保存在注释中。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,原来版本的 loaddefs 可以直接 load,而现在的这个需要有一个专用的函数来加载,这点比较二逼。

3.使用简单

(lazily 目录)

文件下载地址

Read More: